近年来,西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,深化民族团结进步创建,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城市民族工作新路径,城市民族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。
抓机制、强落实,构建齐抓共促工作机制。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,创新工作机制。成立西区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,构建民族宗教局牵头,镇、街道和社区为支点,各部门协同、全员参与、层层负责的工作机制。对平安社区GIS平台模块进行扩容升级,嵌入民族事务管理系统,推进民族工作网格化管理,建立“社区居民自治+网格员上报”+“街道属地管理”+“区级主管部门组织协调”的三级联动机制,实现民族工作管理精准、定位到点、落实到格。
抓创建、强引领,打造各具特色的宣传阵地。坚持党建引领和创新驱动,针对性地打造了一批民族团结示范基地和民族工作宣传阵地。在清香坪街道,对抱榴苑进行了改造升级,建设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数字化系统,增设了少数民族办事窗口,提升了少数民族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;在市十二中学校结合艺体特色教育,打造民族团结宣传阵地,充分展现各民族特色,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;在格里坪小学的课外活动中融入汉族、彝族、傈僳族等民族元素,传承川剧变脸、傈僳高腔等多项民族技艺,让各民族学生充分体会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。在动力站社区,挖掘纳西族姑娘车照兰和她的背篓商店、成昆铁路等建设中的彝族基建民兵勒都拉且等三线建设人物故事,弘扬三线精神,增进各族群众文化认同、情感认同。
抓项目、强产业,带动各民族同走富裕路。西区始终聚焦带动少数民族群众实现共同富裕这一根本目标,从带好队伍“领富”,建好机制“促富”,抓好考核“督富”三个方向,立足西区实际,着力于民族特色项目打造,抓好共建,聚地企合力,创新思路,发展特色产业。在庄上村建立了村集体蔬菜基地和花木苗圃基地,扩建文化展厅,打造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。在陶家渡街道打造了爱国主义国防教育基地等项目,传承民族技艺,拓展民族文化旅游道路,增加各族群众收入。在麦地村,实施了花椒产业道路及小水窖基础设施建设,促进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农业产业发展。以加快发展改善民生、凝聚人心,推动各民族携手并肩同走富裕路。
抓典型、强示范,推动形成学先进比先进的社会氛围。西区始终重视选树典型,将模范、典型的事迹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,以榜样示范带动,引导各族群众向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看齐。采取专题报告会、分享会等多种形式,大力宣传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陆学英的先进事迹,在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带动下,路南社区一批各行业志愿者团结到陆学英的周围,成立了“榴小籽”志愿服务队,192名志愿者积极参与社区事务,开展爱心帮扶、就业创业、法律援助等各类志愿服务,带领辖区居民互帮互助,共同建设和谐美丽新家园。
下一步,西区将进一步加强城市民族工作,发挥好城市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平台作用,让各族群众更好地融入城市,共享改革发展成果。